查看原文
其他

产能占比要达7%!中国石油又成立新公司要干点啥?

国际能源网团队 国际能源网 2023-04-29


文 | 国际能源网团队

近日,中国石油旗下中油绿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濛,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中国石油集团出资2850万元,持股比例47.50%。中油绿电新能源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充电桩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池制造等业务。
从中国石油成立这家新能源公司不难看出,中国石油要在氢能、风电、光伏布局之后再向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和电池制造业务迈进。
图片来源:企查查
实际上石油公司转型做新能源中国石油不是第一家,国内的中石化、中海油,国外的英国石油、道达尔、埃克森美孚等大型石油公司也早就盯上新能源转型这条路。
石油公司做新能源起初就让人很不理解,感觉他们是在砸自家饭碗,就仿佛是曾经卖油灯的铺子开始卖电灯了一样,明明产品存在竞争关系,但偏偏出现在一家公司身上,这到底是为什么?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属于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命脉的行业,不说旱涝保收,也绝对是衣食无忧的企业。传统的石油公司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压力,只要油田还在产油,石油公司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
但随着我国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节点不断临近,各行各业都在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化石能源的使用成为“碳排放”大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实现“双碳”目标,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更重要的是,很多车企已经明确提出了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石油公司如果不改变,现在的加油站将来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燃油车都不存在了,加油站的油又能卖给谁?
石油公司们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一点,就是未来竞争角逐的主战场在新能源,而谁能更早布局,谁就会有更大的主动权。

中国石油:新能源产能占比将达7%

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inencom)了解到:中国石油定下了“到2025年新能源开发利用总量达到2,350万吨标煤,产能占比达到7%,”的发展目标。中国石油还确定了2025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对于中国石油来说绝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中国石油的业务结构以炼油、化工、油气销售为主体,其他业务营收占比仅为1.9%。中国石油想要清洁化转型,要从油气供应商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从油气服务商向“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那么它的业务就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今年5月,中国石油将公司的经营范围进行了调整,新增热、电、氢、碳减排、低碳技术等新能源业务经营范围,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

中石油上海临港新片区油氢合建站项目
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inencom)了解到,中国石油已经进行了发展新能源的初步探索,光伏、风电、地热、氢能等领域都有涉猎。
2018年起,中国石油从加氢站开始进入氢能领域。2019年4月,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分公司与北京海珀尔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手在北京地区建设液气油氢混建站。
今年4月22日,中石油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输氢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建成后将为玉门油田160兆瓦光伏制氢示范项目顺利建设奠定基础。该项目设计建设160兆瓦光伏电站和7000吨电解水制氢生产线,预计2023年全面建成投运……

除了布局氢能之外,中国石油在风电、光伏、地热、充换电等新能源领域都或多或少有所涉猎。
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inencom)了解到,2021年全年,中国石油建成投产新能源项目39个,新增风光发电总装机规模24万千瓦/年,新增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350万吨标准煤/年,开发利用总量达到700万吨标准煤/年。
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又新获风光发电指标5360兆瓦,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120万平方米,成功打造首条零碳沙漠公路,投产首座水面光伏电站,松辽盆地百万吨级CCUS全产业链示范工程全面启动,多个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此外,中国石油旗下OGCI昆仑气候投资基金首次战略投资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可以作为中国石油向锂电池领域迈进的一个动作。
中国石油还与中国石化、宁德时代、上汽集团和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联合投资了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将成为中国石油在充换电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中国石油和蔚来合作的两座换电站已经在今年分别在浙江和陕西落成。
中石油此次成立新能源公司,可以让今后的新能源业务的发展更名正言顺,也为后续集中开发新能源业务扫清障碍。

氢能这条“捷径”上挤满了石油公司

石油公司转型进入新能源已成为行业共识,无论国内国外的石油公司皆是如此。而发展氢能可以说是让这些石油公司实现清洁化转型的一条“捷径”。
因为石油化工企业无论制氢还是用氢都具备先天优势。炼油过程中需要加氢,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也会产氢。氢气可以燃烧,也是替代天然气的最佳产品。
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壳牌、道达尔、沙特阿美、埃克森美孚等国内外知名石油公司无一例外地都在谋求利用氢能转型,氢能这条“捷径”上挤满了各大石油公司。

按照中国石化披露的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公司的目标是打造规模最大、科技领先、管理一流的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并围绕氢能交通、绿氢炼化两大领域推动产业示范。
中国石化2021年在新疆库车启动了全国最大的“绿氢”基地,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国内油气公司中,中国石化在“绿氢”制造端已经快人一步。
加氢站布局方面,中国石化更是将此前加油站布局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根据该公司最新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国石化已累计建成76座加氢站。虽然大部分加氢站是混合服务站,但中国石化要在国内建1000座加氢站的目标已定,未来加氢、充电、加油、汽车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能源补给站将成为公司利润的新的增长点。
不仅如此,中国石化在氢能车和燃料电池领域也有布局,近年来,中国石化先后战略投资上海重塑、中鼎恒盛、国富氢能等企业,并与法液空、康明斯等牵手合作。

东风商用车、中国石化、湖北氢动力战略合作签约
今年9月29日,东风商用车、中国石化、湖北氢动力战略合作签约暨武汉首批东风氢能渣土车订单签约仪式”在武汉举行。中国石化牵手东风商用车共同拓展氢能源中重卡市场。
中国海油也在氢能领域悄然部署,2021年1月,中国海油成立海油发展清洁能源公司,并在天津揭牌成立。该公司将重点培育以海上风电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大力推动海上风电,探索分布式能源、地热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海油研发首套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今年8月23日在佛燃能源明城综合能源站正式投用。说明中国海油也在制氢技术方面已经初步取得进展。在海上风电制氢领域,中国海油也具备先天优势。
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之一,沙特阿美也计划在氢能产业布局,除了使用天然气生产蓝氢之外,也将探索利用国内丰富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此外,阿美石油公司获得了全球首张“蓝色”氢和氨产品的TV认证证书。“氢能时代”即将到来之时,沙特阿美依然要把能源供应商的名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美国壳牌公司决定建造200兆瓦电解装置“荷兰氢一号”,这是欧洲最大的可再生氢工厂,将于2025年投入运营;
道达尔能源与英国石油公司相继宣布重大投资计划。道达尔能源宣布将收购印度企业Adani New Industries Limited(ANIL)25%的股权,用来打造绿氢生态系统。道达尔能源计划,到2030年可以实现每年生产100万吨绿色氢气的目标,以及约3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
英国石油则同意收购澳大利亚绿氢开发项目“亚洲可再生能源中心(AREH)”40.5%的股权,并成为该项目的运营商。这个项目将分阶段开发陆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发电量将高达26吉瓦,预计每年生产160万吨绿氢或900万吨绿氨;
美国油气巨头雪佛龙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也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合作在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以及氢气、能源效率提升、甲烷管理和碳财务披露方法等低碳项目的开发潜力……
由此可见,国内外油气公司转型新能源的主战场上,氢能赛道的竞争格外激烈。

竞争的另一个支点

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离不开的终端支点就是——车。以前的加油站围绕汽油车、柴油车开展竞争,后来的加氢站围绕氢燃料电池车展开竞争;布局锂电充换电领域则是围绕电动汽车展开竞争。
中国石油成立新能源公司,实际就是要在电动汽车领域抢占制高点。因为从市场保有量和未来前景看,氢燃料电池车的数量比较少,而锂离子电池车才是接替燃油车的主力军。
锂电池领域有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老大坐镇,中国石油想要分一块儿市场的难度会很大。因为锂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几乎占据了全部市场的七成,而充换电领域却大不相同,国内充换电市场很广泛,主要入驻的企业以蔚来、北汽、特斯拉等汽车公司为主,换电领域的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固定态势,中国石油有机会介入,而且进入这个领域与现有的企业合作,可以利用其加油站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从汽车企业主导的换电站建设来说,其前期的成本支出也不是小数目,很多汽车企业在建设换电站时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但有了像中国石油这样的能源央企介入,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这样合作下来,汽车公司们也不亏。
而对于中国石油这样的央企来说,想要和换电企业合作,以集团名义肯定不行,因为地位和体量相差悬殊,让这些企业心存顾虑,而成立一家规模适中的新能源公司,刚好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中国石油此次成立中油绿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其拓展新能源业务的关键一步,而重中之重是在换电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